新年里最暖的記憶
幾日前,我整理相冊時,翻出一張兒時的照片。照片里的我穿著花棉襖,牽著一只大狼狗,開心地笑著??粗@張照片,我的思緒又一次被扯回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是那個時期少有的獨生子女,經常在外公家生活。因為媽媽在家排行老大,又加上兩個舅舅、兩個姨媽當時都未成家,所以在外公家里,我一直是眾星捧月般地被寵著。家中有了好吃好喝的,或好看的布料,總會首先想著我。記得就是拍攝這張照片那一年,我4歲,當時新年將近,有位遠房親戚寄來一塊花色燈芯絨的布料,媽媽便用它給我做了一件花棉襖,留著新年穿。
那個年代,物質的供應遠沒有現在這么豐富,但是新年里歡天喜地的氣氛卻絲毫不輸于現在。剛剛臨近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準備年貨,有在家支起油鍋炸馓子的;也有和面、剁餡做包子的;有成串成串腌魚、腌肉的,也有結伴出門做新衣的,總之,大家仿佛都鉚足一股勁,在新年里要吃好、穿好、玩好,也算犒勞犒勞辛苦一年的自己和家人。
時間來到了當年年三十的早上,我早早起床,穿上嶄新的花棉襖,牽著我在外公家忠實的玩伴——一只名叫“虎子”的狼狗,跑著、跳著來到附近的一個小山坡玩耍。剛玩一會兒,爸爸帶著他攢了半年工資買的海鷗牌照相機來找我了。說起這臺海鷗牌照相機,在當時可算得上真正的奢侈品,比如今的許多單反相機都引人注目。那天早上,爸爸為我拍了很多照片,“虎子”自然也入鏡不少。
到了年夜飯的時候,我們一大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著、笑著、吃著,其樂融融,這一年里就算再多辛勞的經歷,在此刻也都成了云淡風輕的談資。而我和我的同齡人更加在乎的是飯后的節目——壓歲錢和放煙花。壓歲錢后來和大多數孩子一樣,都被媽媽收去代管了,而那些曾在新年里燃放的煙花,仿佛從未熄滅,一直陪伴著我長大后的許多時光,在記憶深處綻放、燦爛……
撰稿:范 雷
編輯:秦建華
審核:秦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