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索事件最終還是在IDC行業掀起軒然大波,各種消息被沸沸揚揚的不斷披露。其中不乏有謾罵者,有憤慨者,也有感嘆著。無論怎樣,中索事件都是多災多難的2008年里IDC行業的一大丑聞。
中索事件帶給IDC行業一個警醒!就商業模式來講,很多IDC公司都是電信運營商的代理(俗稱二房東),沒有自己的機房,其經營手法也無非是轉手倒賣,談不上誰比誰的技術先進,市場上唯一的營銷利器就是低價!當然低價本身是沒有錯,根據波特競爭理論的成本領先策略,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成本優勢,采用低價的策略占領市場。當然,低價也不能低到傷害公司的經營成本。因為低價策略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攻城略地,用不好可能就會傷人傷己。中索公司可能就沒有把低價策略練好,活生生的把自己給搭了進去。
中索事件之所以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主要在于它是絕大多數IDC代理商的縮影。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戰場上靠的實力,靠的是本事。像這些中小IDC公司,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核心競爭力,僅僅靠幾條槍,租個機柜就號稱是某某科技公司,然后就開始四處兜售生意。以至于造成有錢賺就干,沒錢賺就拍拍屁股走人之氣成風。當然創業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這種商業行為就令人不敢恭維了。
IDC這幾年的發展,一靠政策的不透明,二靠運營商的監管不力。但隨著運營商固定業務的不斷下降,其必然會加強對數據業務的重視。再加上政府對互聯網整頓力度的加大,這種混亂不堪的商業環境最終會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禮。中索事件只是這些大環境下的一個信號而已。
IDC之路到底走向何方?其實無論是IDC也好,互聯網也罷,終歸都是商業企業,企業就要做好企業自身的事:為公司規劃好發展戰略,挖掘核心競爭力,提高員工戰斗力,滿足客戶需求,注重品牌建設,誠信經營。像新一代數據中心,歷經8年,成為華南IDC第一品牌,被業界稱為“華南雙線王”,憑借的就是擁有自己的物業和機房,長期的戰略規劃,以及注重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在客戶管理上注重誠信經營和品牌建設。
2008是多事之秋,隨著這一波的網絡整頓浪潮,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中索公司”倒下。當然,倒下的是企業,站起來的是和諧穩定的誠信商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