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互聯網行業簽署整治網絡低俗之風聯合宣言
由廣東省互聯網協會組織的“廣東省互聯網行業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自律工作座談會”于1月23日下午在廣州召開。會議以“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積極促進廣東互聯網文明”為主題,貫徹落實2009年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部署在全省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廣東25家主要網絡媒體、互聯網基礎運營商和相關互聯網單位的領導出席了會議。廣東省互聯網協會會長李悌葛及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
根據七部委2009年1月21日聯席會議情況通報,截止到1月21日,全國已依法關閉了1250家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內容的網站,刪除網上色情和低俗信息320余萬條;公安機關立案偵辦網上傳播淫穢色情案件61起,成功破獲2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1名。截止到1月22日,廣東省通信管理局根據上級和省內有關部門的核查意見,已依法關閉此類違法違規網站87家,占全國已關閉網站1250家的7%,其中屬于省內提供接入服務的48家,由外省提供接入服務的37家。能夠確認網站開辦主體屬于廣東的有27家。
針對互聯網低俗之風盛行的嚴峻形勢,李悌葛會長在會上強調:我們要以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網上低俗之風泛濫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充分認識整治網上低俗之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網上低俗信息不僅有悖于社會公德,而且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我們要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網上低俗之風蔓延,進一步凈化網絡文化環境,助推“陽光?綠色網絡工程”建設,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積極推動廣東省的互聯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的楊云才處長在會上就廣東省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他指出:開展專項行動絕非小題大做。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媒體為了所謂“市場需求”,喪失良知、喪失尊嚴和操守,甚至出現了“黃色新聞大戰”。他認為,點擊率的確是網站的生命線。但是,依靠“低俗”的經營策略來發展網站,增加點擊率,增加廣告收入,最終必將自受其害。這種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對青少年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整肅網絡低俗之風,需要對癥下藥,有的放矢。一方面需要把它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更主要的方面是要建立長效機制,從我做起,積極自查自糾,只有這樣才能向社會提供一個讓人放心的網絡環境。
會上,全體與會單位的領導和代表都簽署了《廣東省互聯網行業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自律工作聯合宣言》(以下簡稱《宣言》)。
《宣言》表達了廣東互聯網行業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建設廣東綠色網絡與和諧網絡的決心。《宣言》指出,網絡信息已經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先進技術傳播健康的信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是廣東互聯網界義不容辭的責任。《宣言》承諾:從自身做起,始終把國家和公眾利益放在首位,恪守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在業界發揮表率作用,認真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誠懇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評議,切實做到對有害信息內容堅決不予傳播,對違法違規的經營行為堅決予以抵制,主動引導網絡從業人員和網民增強誠信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努力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本網與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中國移動廣東有限公司、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南方新聞網、大洋網、金羊網、網易、騰訊、21CN、廣州視窗、深圳新聞網、奧一網、3G門戶、碧海銀沙網站、勁球網、千家網、廣東潮人在線、太平洋電腦網、廣州新一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恒匯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中企動力廣州分公司、天融信廣州分公司、廣東時代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等共24家廣東互聯網從業單位共同簽署了《廣東省互聯網行業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自律工作聯合宣言》。
附:《廣東省互聯網行業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自律工作聯合宣言》
廣東省互聯網行業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自律工作聯合宣言
2009年是廣東互聯網發展重要的一年,也是廣東互聯網健康成長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2009年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在全國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為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廣東省互聯網協會于2009年1月23日下午組織廣東25家著名網絡媒體和相關互聯網單位在廣州召開了以“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積極促進廣東互聯網文明”為主題的座談會,決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為依據,從即日起,在全省范圍內發起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行業自律工作,集中清理整治網上低俗信息內容,推動互聯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為此,我們特發表如下聯合宣言:
一、認真貫徹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積極推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
互聯網發展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網絡信息已經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先進技術傳播健康的信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化,是廣東互聯網界義不容辭的責任。廣東網絡媒體和相關互聯網從業單位將努力貫徹國家七部門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認真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積極推動廣東互聯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科學文明信息的新途徑、公共信息服務的新平臺、人們健康精神信息生活的新空間。
二、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共建和諧精神家園
互聯網在給人們帶來查尋資訊等諸多便利的同時,網上不良信息的傳播也在嚴重地危害著社會。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喚。為推動廣東互聯網界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虛擬社區的和諧家園,我們愿與全省互聯網從業者和廣大網民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我們將從自身做起,始終把國家和公眾利益放在首位,恪守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承諾,在業界發揮表率作用,認真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誠懇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評議,切實做到對有害信息內容堅決不予傳播,對違法違規的經營行為堅決予以抵制,主動引導網絡從業人員和網民增強誠信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努力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三、加強行業自律,營造安全、文明的網絡空間
為了廣東互聯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業內同仁必須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發展健康文明的互聯網,有賴于全省互聯網界擺正發展與管理、他律與自律、自由與責任的關系,在促進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同時,切實加強行業自律。我們將認真履行《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廣東互聯網行業文明上網公約》、《廣東互聯網行業反垃圾郵件自律公約》及《博客服務自律公約》等,加強內部管理,落實行業規范,遵守社會公德,加強自我教育,積極促進省內互聯網行業由被動自律向主動自律的轉變,努力為廣大網民營造一個安全、文明的網絡空間。
四、從我做起,自查自糾,努力建設嚴密防范的長效機制
積極響應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是提升廣東互聯網文明建設的一次新的機遇,在廣東互聯網文明建設提升過程中,我們堅決抵制和不傳播如下內容:
直接暴露和描寫人體性部位的內容;表現或隱晦表現性行為、具有挑逗性或者侮辱性的內容;以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的語言描述性行為、性過程、性方式的內容;全身或者隱私部位未著衣物,僅用肢體掩蓋隱私部位的內容;帶有侵犯個人隱私性質的走光、偷拍、漏點等內容;以庸俗和挑逗性標題吸引點擊的內容;相關部門禁止傳播的色情和有傷社會風化的文字、音視頻內容,包括一些電影的刪節片段;傳播一夜情、換妻、性虐待等的有害信息;情色動漫;宣揚暴力、惡意謾罵、侮辱他人等的內容;非法性藥品廣告和性病治療廣告等相關內容;惡意傳播侵害他人隱私的內容;推介淫穢色情網站和網上低俗信息的鏈接、圖片、文字等內容。
我們將對自己網站的信息內容立即進行全面檢查,若仍存在上述內容,將采取當即刪除、取消鏈接等措施予以全面掃除、清理,不留死角;對于新增內容,將把好審核關,在日常管理中優化審核流程,控制住信息發布的源頭;對于網友上傳的博客、播客、論壇帖圖等內容,將行使監督之責,從審核機制上保證向廣大網民提供文明健康的內容。
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建設文明健康的互聯網,是廣東互聯網從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責任。此時此刻,我們代表全省互聯網行業簽署聯合宣言,決不辜負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厚望,積極推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為廣東的精神文明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